首 页 |  中文简体  |  中文繁体
今天是 , 欢迎您进入蕭龍士藝術館网站!
 
* 紀念著名中國畫家、美術教育家蕭龍士先生誕辰一百二十二周年
* 歡迎光臨蕭龍士藝術館網站。
 
藝術研究  
標題: 萧龙士先生画荷
作者: 王少石
内容:
   纪念恩师龙士老人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 王少石 荷花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象征,是人们从古至今不厌其烦地吟咏和描绘的题材。萧龙士先生画兰之外亦最喜画荷,在先生留给后世的大量作晶中,兰草之外就数荷花为多了。 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,活跃并延续着一个大写意花鸟流派。执牛耳者南有吴昌硕,北有齐白石。其渊源可以上溯到“杨州八家”、石涛、八大、徐青藤、陈白阳诸家,是一个有着深厚传统的文人画流派,影响极为深远。萧龙士先生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流派的优秀传统,其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,以独特的面貌立足于现代中国画坛。 在近现代中国画坛上,喜以大写意画荷而成就突出者,当推吴昌硕。齐白石、张大干.潘天寿、朱屺瞻、李苦禅、许麟庐诸前辈,而萧龙士先生也应在其中。缶老以篆籀入画,功力极为深厚。所作荷花苍劲圆浑之极。白石老人笔墨苍劲冼练,所作荷花意趣横生。张大千先生画荷清劲冷逸。潘天寿先生画荷奇险峭拔。朱屺瞻先生画荷粗犷生辣。李苦禅先生画荷雄健苍润。许麟庐先生画荷豪放洒脱。而萧龙士先生画荷凝重雄浑。 萧龙士先生的绘画,我初步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,荷花之作亦不例外。先生六十五岁以前是第一阶段。这一阶段,先生对明清以来文人大写意流派的优秀传统,深入地研究和学习,受八大山人,李蝉、李方膺的影响最大。于同时代人中受吴昌硕、齐白石的影响最大,醇朴厚重的风格基本形成。六十五岁到九十岁是第二阶段,这一阶段完全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,厚重醇朴而又稳健洒脱。这一阶段作品数量最多,精品亦多。九十岁以后是第三阶段,这一阶段是先生作品,归真反璞、人艺俱老的阶段。其凝露苍拙的风格,将大写意花鸟画的阳刚之美发挥到了极致。 萧龙士先生画荷受吴昌硕、齐白石的影响为大,是与先生同二位大师的交往分不开的。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期,先生在上海美专学习期间,吴昌硕先生常到美专讲课。业师诸闻韵先生是缶老的外甥,常约先生同去缶老府上求教。缶老曾赠先生墨荷一幅,其雄浑厚重的画风对先生影响极大。先生一九二五年所作之墨荷从构图到笔墨均师法缶老,且十分神似.缶老曾在先生所作的雁采红上题到:“人为多愁少年老,花本无愁老少年,翰云(先生原名品一,字翰云)学弟画甚工,将有大成定无疑。”可见缶老对先生的作品是赞许的,预言先生以后的艺术成就是大的。 萧龙士先生画荷,解放前已享有盛誉。一九四六年,先生五十八岁时在南京举办个人展览,著名画家陈之佛、张书旎、傅抱石曾联名评介先生的绘画艺术,称先生“兰石洒脱有致,尤以墨荷数帧,神姿飒爽.笔力伟健,有八大风格,盖正不流平板,奇不入险恶,于狂怪中求理,于卤莽中求笔者矣。” 龙士先生画荷是有自信心的,把兰草与荷花视为自己的代表作品。一九四九年春,先生在李可染、李苦禅的陪同下,拜谒白石老人,向白石老人请教的即是荷花。白石老人为其画荷题曰:“龙土先生画荷,白石自谓不及.国有此人而不知,深以为耻。想先生不曾远游也。”白石老人的题字,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。其一,龙士先生画荷是有成就的,否则白石老人不会“自谓不及”。其二,这里是否有客气的成分呢?“深以为耻”,四字告诉我们,白石老人感慨之余不免有些自责,看来是不是客气了。其三, “想先生不曾远游也”,到出了其中原因。白石老人曾有五次远游之举,对远游有切身体会,这里还有劝先生应该远游的意思。 先生拜白石老人为师是在一九五零年,第三次去北京之时。是时,许麟庐先生置备家宴,并邀徐悲鸿、李可染,李苦禅作陪,先生行拜师礼。礼毕,先生向白石老人请教的又是幅荷花。白石老人再次题曰:“龙士为白石之弟子,白石自谓不及也。”正如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在《精龙士百岁画集》序中所指出的那样,“白石老人的题评,是最高的评价,也是个千秋定评。” 拜白石老人为师以后,先生画荷受白石老人的影响很大。曾有一幅《鸳鸯荷花》,画面上一片浓重的墨叶,后面开放一朵红花, 用几茎未曾展开的小叶进行穿插,打破构图的单调,下面画了一对戏水的鸳鸯,显然是借鉴白石老人的画法。白石老人在这幅画上题曰:”弟子龙士画甚工,白石老人题记。”另有一幅《荷塘小景》,作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,两茎脱花而熟的莲蓬从下而上通天而出,后面用淡墨加彩色画叶子及苇草,用没骨法画红荷花,亦为白石老人常用之法,同样,一幅《莲蓬蜻蜒》,自题“法白石师”也是借鉴白石老人之画法。这一时期,师法白石老人的作品还是不少的。 解放初期,萧龙土先生的绘画进入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的阶段.如果把近现代中国大写意流派著名画家的荷花作品收集起来,搞一个专题展览的话,萧龙士先生的作品不仅能够挂得住,而且其艺术风格是十分突出的。人们喜爱荷花的品质与风貌,正如对梅,兰、竹,菊的喜爱一样,是普遍存在着的共性。从这个角度出发,龙士先生画荷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.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,我们所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是,作为代表作品,画家所选择的题材,应是能够给画家的艺术创作提供一个很大的空间,借以表达画家的审美观念,这也就是“借题发挥”。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审美个性的体现,艺术作品是审美价值的载体。萧龙士先生审美观最核心的部分是厚重质朴,这同先生忠厚正直的人格是和谐一致的。盛开的荷花其大如斗,田田的莲叶碧绿肥厚,枝茎挺拔,亭亭玉立,不能不说是泼墨大写意的最佳题材之一了。无怪乎明清以来,有那么多写意流派的高手为荷花写照,借写荷以抒发自己的胸襟了。如果说萧龙士先生的书画风格,总的来讲是凝重雄浑,醇厚质朴的话,那么墨荷最能体现出这种风格之美了。先生一生认真研究传统的精华,细心观察井体会生活,妙悟画理,通过多年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实践,从而创作出大露的优秀作品。在中国画的笔墨方面先生有独到而深刻的见解。先生曾说:“我作画.笔底即力,但不用 拙力,而是手中的柔软劲。”这柔软二字,奥妙无穷。东汉蔡邕《九势》曰:“势来不可止,势去不可遏,惟笔软则奇怪生焉。”千百年来,书法用笔讲究柔中寓刚就是这个道理。先生早年在上海美专学习时,即受到吴昌硕先生、潘天寿先生的影响,“吸取他们以书法用笔为特点”,以书入画。以书入画是中国文人画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,否则就不是文人画了。在用墨方面,先生的体会亦深,曾谓,“淡易薄,愈是淡墨,下笔愈要重。厚最难,是靠功夫力。下笔落纸重,画就显得厚重;浮在上面笔不入纸,则画易轻浮。”先生特别强调,“无论字和画都要厚重,只有厚重的功力,才有厚重的效果。”我们欣赏先生的作品,就要对先生这些精深的见解认真地加以领会。 龙士先生画荷叶,破笔泼墨,多侧锋而下,行笔沉着,力透纸背,笔笔相生,层次不乱。其效果是浓而不枯,淡而不浮,愈浓愈润,愈淡愈厚。画花、画茎、画草以书入画,中锋用笔为主,行笔有快有慢,笔势八面来风。其效果是苍劲挺拔,力能扛鼎。先生画荷的特点之一,是常常在水面上用破笔加上一些刚出水的小荷叶、浮萍及泥苔之类。一方面是因为荷叶的墨色特别厚重,在构图形式上,整 个画面需要有一定的平衡作用;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厚重的艺术效果,并使人感到所画之物丰富饱满,郁郁自然。先 生喜画盛开而挺立的荷花,曾在一幅残荷册页上题道:“龙士不画残荷已多年,今迫而偶一为之。”熟悉悉先生作画的人都知道,先生画画常常不用洗笔。案头上只有一小盂清水,是用来调墨色的浓淡用的,笔上的墨水由浓处画到淡处,自然而然地便消失了,画完后,笔经常用不着清洗就放在那里了。所以先生习惯用的毛笔多是旧笔、秃笔,新笔不多,只有题字用的笔和画鸟嘴、鸟眼等细部用的笔的笔锋是较好的。也许是那些用惯了的秃笔、破笔,有助於画出苍朴厚重的效果吧。有件趣事,不仿记在这里。著名小写意画家孔小瑜先生,一次到萧先生家里作访,当时我也在场。先生请孔小瑜先生作一幅画,孔老见到萧老那些画笔,拿一支放一支,拿了好几支还没有选出合用之笔。不同风格的画家,在选用笔与纸等工具时也是有一定区别的。 先生九十岁前后,书画艺术进入人艺惧老,反璞归真的阶段。精力充沛时,其墨荷的艺术效果进入一种熟后而生,乱而不乱,无法而有法,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至高境界。艺术欣赏是人们的一种精神活动,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的过程,要求欣赏者具备相应的学识与修养。否则,在不懂中国写意画的人看来,这样的墨荷不过是墨团一块而已。这种反璞归真之作,充满了生机,洋溢着苍朴之气,使人感到朴之极,厚之极、苍之极、润之极。这是阳刚之美,是为大美、真美矣。 或许有人会说,萧龙士先生的墨荷缺少“新意”,跟不上时代。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学术问题。我认为艺术作品重在是否具有个性特征的审美价值,而不是所谓的“新”与“旧”。不是“旧”的一定不好,“新”的一定就好。不管“新”与“旧”,不管什么流派,首要的是其审美价值的存在。手机是新的一代比旧的一代好,功能多,样式美,时髦上市,讨人喜欢,而艺术品就根本不同了。所以要说是学术问题,就可能较为复杂:要说不是学术问题,几句话也就说明白了。当然,艺术欣赏往往是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,拙见没有强加于人的意思。 现代画坛上,林风眠、张大千、朱屺瞻称得上是中西合璧的高手了,然而他们的墨荷佳作并没有“新”到哪里去,岂不怪哉…… 今年五月十六日,是萧龙士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纪念日。拙文草就,思犹不已,小诗二首,缀未以表怀念之惰。 天下几人学缶翁,龙城一士画中龙。 雄浑厚重无柔媚,人品艺品总相同。 大笔如椽写墨荷,亭亭玉立出清波。 先生驾鹤游何处? 应笑晚生议论多。 公元二零零四年五月六日草于九研楼
 
 

版权所有 中国 徐州 蕭龍士藝術館 地址:徐州市富国街中心路口 邮编:221000
Email:xzchentp@vip.163.com 电话:0516-82333051 82105530 13641534818 徐备编号:32032005110814230314149 备案证书号 苏ICP备0703789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