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龙士艺术馆交流平台
公告: 纪念著名中国画家、美术教育家萧龙士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三周年 
1

非会员留言

ip:122.194.187.244 支持 3971 反对 3753 回复 回复
2012/5/14 16:50:57

书画爱好者

徐州人民怀念萧老先生
      您开创了江淮画派,培养了大批书画人才。
      您不但在全国培养了大批画家,在徐州也培养了很多具有影响的画家,你的学生又培养了更多的画家,他们继承你的大写意画风。
      没有您开创、培养,就不会出现象李婉、王明泉、王寄舟、刘梦笔、马南圃、欧阳龙、郭公达等一大批画家。从1925年创办徐州美术学校,主讲中国书画,就注定桃李天下。您的江淮画风和您的功绩永远记在徐州人民的心中。任何的漠视都是忘本!
匿名2023/10/12 3:49:32 的回复:
5 Doxycycline hyclate prevents the association of the charged aminoacyl tRNA aa tRNA with the ribosomal A site to stall the elongation phase, yielding an unproductive cyc...
匿名2023/3/23 1:47:55 的回复:
thanks for approve my account :) 
 
deSara
您的姓名: 匿名
管理员:在 2012/5/14 17:15:50 的回复:
欢迎书画爱好者光临指导!
管理员:在 2012/5/14 17:07:22 的回复:
123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

非会员留言

ip:122.194.187.244 支持 3581 反对 3664 回复 回复
2012/5/14 17:21:19

艺术之家

“江淮画派”从者千余人,播及苏、鲁、豫、沪等地。
      在民国时,徐淮地区人们喜好书画,亦蔚成风气,涌现一大批书画人才,美术理论家王子云,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,广州美院教授王肇民,旅法先锋派画家朱德群,中央美院教授李可染、王青芳及当代绘兰大师萧龙士。他们举办画展,组织画会,培养美术人才。解放前萧县的“东方画会”,徐州的“中原艺社”,宿县的“皖北书画社”等。解放后此地画风日盛,其中萧县被评为全国著名的“书画之乡”。仅萧县一地能画者达1800余人,达创作水平者500余人,作品被专业刊物选用者140余人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,在江淮大地上出现一批笔墨取向一致,个性气质相同,以大写意为主的画家群体。萧县的萧龙士,刘惠民,徐州的李可染,宿州的梅雪峰,梅纯一,阜阳的张贞一等。李可染是萧龙士的同乡、好友,同为齐白石的门生,其晚年蛰居徐州“师牛堂”,同门李苦禅、许麟庐、娄师白多往来于徐淮间,授道访友,为江淮画派的形成推波助澜。随着萧龙士的名望日隆,四方丹青之士登门求教,又有一批以萧龙士为代表,擅大写意的一批画家相继。他们绘画风格一致,创造手法相同,师承关系明确,有着统一的思想认识、艺术见解和审美情趣,并对中国大写意花鸟画有着良好的继承和卓越的创造。北京的冯其庸、卓然,南京的杜方平、合肥的郭公达、韦书林、周彬、丁培生、王守志,淮北的纵横、王庆彬,宿州的薛志耘、王少石,萧县的刘惠民、郑正,徐州的学生最多(徐州是江淮大写意画派发祥地),欧阳龙、赵松原、刘梦笔、王寄舟、王明泉、等,蚌埠的邵健,马鞍山的邢齐山,滁州的薛中兴,六安的牛玉岗,及萧龙士的三子萧承沛、萧承霭、萧承震等。一时仅萧龙士学生、弟子达千人,他们围绕在萧龙士先生的身边学习、探索大写意花鸟画。江淮大地,莫不“家家荷花、户户幽兰”,学者景从,遂成派系,以萧龙士为代表,以李可染、刘惠民、梅氏父子为中坚的“江淮大写意画派”,亦名动一方,誉扬海外。其时郭公达的泼墨云山,葛庆友、高书林的山水,卓然的狮虎,朱沛然的奔马,李百忍、张翰的草书,均不同程度地受江淮大写意风格的影响,各有成就。
      萧龙士一生在绘画理论上总结的“五要”、“十不”一直被江淮画派奉为圭臬,是江淮大写意画派绘画的理论基础。“重而不浊、淡而不薄,简而不略,草而不率、轻而不浮、艳而不俗、媚而不妖,黑而不恶,粗而不霸、细而不弱”。这是萧龙士先生根据长期大写意绘画实践,探索总结写意花鸟的十个“不”字。在理论方面,他精研 “六法”,还提出中国画“五要”:要讲究笔墨、要有内美、要有变化、要脱俗、要有精神。他还说“作画要有形、有神、有情、有趣,乃可观也。要脱俗,一俗就没有多大出息。要有生活,有时代气息。写意画,要厚重,只有厚重的功力,才有厚重的笔墨,字画才有看头”。
       而在今天,中国画的多元化,导致中国画的边界越来越模糊,越来越远离中国画。激进者甚至要革宣纸的命,革笔墨的命,革写意的命。荷兰女艺术家海伦曾这样说“我非常眷恋传统中国画,在一片创新的氛围中,我感觉到了中国画的变化,我呼吁中国的同行们要保持传统中国画。”可谓旁观者清矣!“笔墨之通,方为学画之始矣”。如何守住传统,走出新路,这是一个大家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。著名美术评论家郎绍君则认为:迄今为止,传统中国画仍是最为完美的中国画形式,它仍在采取渐进的方式流动或演变。可以这样说,丢弃传统笔墨,就等于丢弃了中国画的灵魂。“兵无利器难称雄,不学传统空唐突”。(赖少其)
      江淮写意一地的画家,他们重传统,重笔墨,其个性、气质、学养、追求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上。他们的创作源于生活,源于自然,源于内心深处的朴与真。传统是流,生活才是源。“还是传统的东西最耐看,要看如何从传统中走出来。”(陈传席语)现在相当多的一些画家,只把写意当作一种绘画形式,只重笔墨,不重生活,只知临摹,不师造化。使作品越来越空洞,僵化。著名画家傅抱石在1942年《壬午重庆画展自序》中讲“重技法而远自然,重传统而忽视自己,强理日促,藩篱日厚,相沿成习,焉得不日渐僵化”。江淮画派这一群体,他们有着开阔的生活视野,深切的人生感受,丰富的文化积淀和扎实的传统功力,努力继承、发扬传统的中国写意画。萧龙士曾说:“作画当以意造型,写意不仅是中国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和风格,而是中国画特有的美学原则”。继承是为了创新,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,而“近百年来的花鸟画,有了新的发展,有了自己的时代特征,划然出现一代新风,影响所及,直到现代使花鸟画有更丰富的传统可以借鉴学习”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综观中国画的花鸟画,从“徐黄异体”,到文同、苏轼的写意出现,至“青藤”、“八大”、“扬州八怪”的大写意,再到“南吴北齐”,到萧龙士,到“江淮大写意画派”已成为环环相扣,不断变革的美术史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。因此宏扬“江淮画派”,发扬传统中国写意画,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
inxsxvtik2020/9/11 20:54:42 的回复:
萧龙士艺术馆交流平台 - 2.0
[url=http://www.g7o5fi4o72d83e62jhdh7zv8nq08854ss.org/]uinxsxvtik[/url]
<a href="http://www.g7o5fi4o72d83e62jhdh7zv8nq08854ss.org/">ainxsxvtik</a>
inxsxvtik http://www.g7o5fi4o72d83e62jhdh7zv8nq08854ss.org/
mlbnkwjdc2020/9/3 22:09:35 的回复:
萧龙士艺术馆交流平台 - 2.0
mlbnkwjdc http://www.g5se9uud7m91hy92vl68365902qfjt6is.org/
[url=http://www.g5se9uud7m91hy92vl68365902qfjt6is.org/]umlbnkwjdc[/url]
<a href="http://www.g5se9uud7m91hy92vl68365902qfjt6is.org/">amlbnkwjdc</a>
您的姓名: 匿名
6 条信息每页,共 1 页,当前第 1 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
Copyright 2007-2013 版权所有:萧龙士艺术馆